山东无棣县海丰街道倾力打造“现代农业梦”
山东省无棣县海丰街道按照打造“县城菜篮子、果园子、肉袋子”的发展定位,实施规划引领、政策推动、创新驱动、服务促动四大战略,大力发展集蔬菜供应、旅游采摘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海丰街道党工委书记杨风彩介绍,到目前已经重点培育了畜牧养殖、蔬菜种植、果树栽培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建设了代家洼地绵羊、大齐黄金杏等14个农业生产基地,成立了40家农村专业合作社。今年,有7个园区被列为县级农业重点园区,2家被评为市级重点农业合作社,5家被评为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至今,全街道已经拥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8家。
坚持规划引领
明确发展思路
海丰街道有77个行政村,总人口3.42万人,耕地面积3.97万亩。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路子应该怎样走?党工委书记杨风彩带领党工委、办事处“一班人”多次外出取经,博采众长,请专家出谋划策,制定了《海丰街道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高、一圈、一带、七点、一林、一游”的高效生态发展规划。
具体说来,有以下要点:“一高”,就是在支持荣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继续做强亚洲第一家美国种猪核心群建设的基础上,投资参与高效休闲农业,拓展发展领域;“一圈”就是以丰谷农业科技园为核心,发展周边以土豆、韭菜、生猪等多种蔬菜种植和养殖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打造县城郊区2万亩菜篮子基地;“一带”,就是打造徐家庙、李八里等5个村的1000亩辣椒种植产业带;“七点”,就是大幅度提高代家洼地绵羊、大齐黄金杏、郎家芝麻等7个农产品基地产品产量、质量和经营水平;“一林”,就是大力发展林地种植、林间种植、林中旅游等林下经济,计划发展林下经济1500亩,成为农民增收新模式;“一游”,就是借助古城开发,破题农业生态旅游,着力建设大齐黄金杏、冯铺冬枣、吴八里葡萄、杨店鸭梨等4个生态旅游采摘园,打造以丰谷农业科技园为核心的综合旅游观光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品牌。
坚持政策推动
夯实发展后劲
有了规划,就明确了思路和方向。可是,怎样才能把纸上的规划变成现实?党工委书记杨风彩介绍,海丰街道实施了3个1/3筹资政策,即争取上级扶持1/3、街道扶持1/3、经营主体自筹1/3,用二三产业的发展成果反哺农业。自2010年以来,海丰街道用1000万元的财政资金,撬动了4000万元的社会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以来,该街道又把3个1/3扶持政策延伸到设施农业方面。至今,海丰街道已经投入财政资金566万元,带动社会资金137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建设。
为了激发发展活力,海丰街道设立了14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奖励发展基金,年末根据考核情况,对发展突出的基地给予0.5万—3万元的资金奖励。同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定期组织银行和基地对接活动。海丰街道办事处主任朱洪东介绍,今年已经争取金融部门支持920万元,农业项目投资365万元。代家村金福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徐金福,5年前带领大家养殖洼地绵羊,如今全村616口人有一半从事养羊,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2万元以上。到今年10月,办事处和金融部门用于小代村养殖基地的扶持资金就达120万元,这个合作社今年已经出栏绵羊5万只。为了外出营销方便,徐金福购买了一辆奥迪车。他笑着说:“俺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多亏了海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扶持呀。”
“政策对了头,致富有劲头”,海丰街道农民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分管农业的统战委员徐增虎告诉笔者,簸箕赵村农民赵荣昌成立了绿源养猪合作社,主要养殖“鲁北黑”野猪,今年销售收入可过1000万元;郎家村农民郎吉忠创办了郎氏香油有限公司和芝麻种植合作社,安排了30名村民就业;吴八里村农民刘建民原来贩运水果,前年开始回村种植“绿玫瑰”葡萄,创办了绿洲有机葡萄合作社,现在已经发展到200亩,最近又租赁转包土地180亩,准备扩大种植面积。现在,刘建民的葡萄合作社有156名社员。他说:“今年的葡萄行情特别好,错时销售了一个半月,每公斤价格达到了14元,亩均收入2.5万元!”
坚持服务促动
创新发展模式
“海丰街道要超常发展,必须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组织当地科技带头人、种养大户、村干部等带头搞种植、养殖,引导群众向高效生态、休闲娱乐的现代农业聚集。”党工委书记杨风彩对海丰街道的发展思路清晰。如今,在14个农产品基地中,有科技带头人4个,种养大户4个,村干部6个。通过建立股份制联合体、合作社等形式,进行集约化、无公害种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销售,同时牵线涉农企业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大齐村有70户种植杏树,成立了大齐黄金杏合作社。为了促进杏产业发展,该街道办事处牵线农企合作,荣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万元新修了600米环园采摘路,建设了2300平方米的停车场,规划了采摘区。今年6月,组织举办了“魅力海丰黄金杏采摘周”活动,一周接待游客1.5万人,销售黄金杏2万公斤,增收12万元。
农业要发展,服务要跟上。为了加快发展步伐,海丰街道党工委成立了14个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的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干部包基地制度,每个基地有1名副科级干部和2名管区工作人员帮包,一包三年不变。同时,聘请县农业、畜牧兽医、海洋与渔业、林业等部门的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组成农业技术专家团队,建立技术支撑体系。目前,已经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共培训760人次。海丰街道的干部们还帮助大家拓展销售渠道,实行品牌化销售,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的高效生态农业品牌。如今,已经有3个基地注册了自己的产品商标,并开展了无公害或绿色食品认证……
当前,海丰街道现代农业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台阶。